磨床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磨床厂家
热门搜索:
技术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技术资讯

夏秋交替的养生之道-【新闻】

发布时间:2021-04-11 21:38:25 阅读: 来源:磨床厂家

养生导读:此时正是夏秋交替的季节,转季之时最容易生病,所以这时的养生保健一定要做好。那么夏秋交替如何养生呢?今天为您介绍夏秋交替的养生之道,从饮食、穿衣、洗澡、睡眠……等多方面给你专业的建议,为平安度过初秋做好准备!

夏秋交替的养生之道

1、饮食

即将步入初秋,气候由湿热逐渐变得干热,这时人体容易出现口干舌燥、咽喉肿痛以及咳嗽等症状。不妨多食用蜂蜜、芝麻、葡萄、胡萝卜、白木耳、海带、番茄、梨等具有滋阴、润肺、养胃、生津作用的食物。这段时间防暑降温依然不能忽视,要注意润肺养胃、祛暑滋阴。

在夏秋交替这个季节,不应过分地进补,切忌顿顿大鱼大肉。应该平补,由于天气干燥,可以吃一些清爽润肺的食物,如百合、蜂蜜、梨水加冰糖等。要注意平衡饮食,注意蔬菜和肉类的合理搭配,少吃生冷的瓜果和油腻的食物。老人由于脾胃功能下降,所以吃一些易消化的食物,而且要少食多餐,这样才不至于让胃肠负担太重。

营养专家建议,可以选用一些宣肺化痰、滋阴益气的中药,比如人参、沙参、西洋参、百合、杏仁、川贝等,这些对于缓解秋燥大多都有一定的良效。除了上述中药之外,还可多吃一些生梨、山竹等凉性的水果,同时也可增加对芝麻、蜂蜜、枇杷、西红柿、百合、乌梅等柔润食物的摄入,以益胃、养肺、生津。

日常食谱宜宽不宜窄,食物的种类尽可能吃得杂些,荤素搭配,稀稠结合,不要偏食。主食方面应细粮、杂粮混吃,粗杂粮如小米、玉米、小豆等,这些粗杂粮比精米、精面所含营养成分更全面,可适当多吃些。另外,粗杂粮含食物纤维多,具有清理肠胃、通便排毒的功用。

2、穿衣

俗话说:“春捂秋冻”,要遵循“耐寒锻炼从初秋开始”的规律,气温下降但不要急于添加过多的衣服,使身体有抗御风寒的能力,增强身体抵抗力。但秋冻也不能过头,有支气管炎、胃炎等病史的人,则要注意适当保暖,防止旧病复发。

《养生论》曰:“秋初夏末,不可脱衣裸体,贪取风凉。”养生专家提醒,由于秋高气爽,很多人依然穿得很少,尤其是追求时尚的青年女性,无视天气的变化,常常是裙裾飘飘,甚至穿着吊带衣、露脐装上街,就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了,而且还会伤害身体。上一页1234下一页

在这时要适量的增减衣服,可不要在这时候打起“乱穿衣”的主意,白天可以穿薄一些,但要准备一件稍厚的外套,早晚穿着,以免受风寒。这个敏感的交替季节,感冒增多与天气变化无常有很大的关系,要想预防感冒,首先还是需要根据气温变化适当的增减衣服,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年人更要注意。

天气转凉,带宝宝外出,别忘了带上外套和长裤,即便是很近的地方,也应做好防风保暖工作。但您还要注意,从外面回家后,先别急着给宝宝脱外套。这是因为宝宝适应不同温度的能力差,如果一下子脱了外套,说不定宝宝反而会在进门后着凉。因此先让宝宝稍微适应一下室内的温度,再决定给宝宝脱外套。

3、洗澡

初秋湿热并重,更有秋老虎的肆虐,人们常常出汗过多,但这季节又是早晚凉爽,人们出汗后由于夜间凉爽,湿热并重,这就容易使皮肤发生疖肿。为保持皮肤清洁就要勤洗澡,沐浴时可在浴盆内放一些花露水或祛痱水,使浴后皮肤清爽滑润,避免疖肿的发生;洗澡不要用碱性大的肥皂,秋季气候渐趋干燥,再使用碱性大的肥皂容易使皮肤干燥脱屑。尤其老年人的皮脂腺萎缩,如再使用碱性肥皂就会导致皮肤自身保护能力降低,这就更容易受细菌侵袭了。

4、睡眠

初秋时节应本着避高温的原则,延续夏季时夜卧早起的习惯,以预防劳气伤阴的后果,按照晚睡顺应阴气,早起顺应阳气的原则进行睡眠养生。天凉了也要保持居室经常通风,当室内外温度相差10℃时,15分钟即可将室内空气交换一遍。少在居室内吸烟,以减少污染,厨房最好安装换气扇,庭院、室内可养些花草,以调节空气湿度。上一页1234下一页

我们需要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,初秋健康就寝的时间最好为22:00-23:00,起床时间为6:00-6:30。若睡眠时间严重不足,中午半小时到一小时的午睡也一个很好的调整。

保证良好的睡眠就要有良好的习惯。《黄帝内经》中有这样一句话:“胃不和则卧不安。”天气转凉,很多人胃口大开,晚饭后吃很多,这样就非常不利于睡眠;其次,睡觉讲究正确的睡姿,宋代蔡季通在《睡诀》中写道“睡侧而屈”,意思是睡时取右侧卧位,上下肢半屈曲。这样的睡眠姿势能够有效地放松肌肉,对消除疲劳、促进睡眠十分有利;枕头的高低、软硬也会影响睡眠质量,人们尤其要重视枕芯的选用,要多选香草、野菊花、荞麦皮,或是晒过的干茶叶。

5、运动

立秋后的早晨是锻炼身体的最佳时间,此时不冷不热,气温宜人;天高气爽,使人精神爽快。在秋天“养收”的时候,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,每人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,不宜做运动量较大的运动,尤其是老人、小儿和体质虚弱者。必须注意三防:

一防受凉感冒,秋日清晨气温低,应根据户外的气温变化来增减衣服。锻炼时应待身体发热后,方可脱下过多的衣服;锻炼后切忌穿汗湿的衣服在冷风中逗留,以防身体着凉。

二防运动损伤,由于人的肌肉韧带在气温下降环境中会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缩,肌肉伸展度明显降低,关节生理活动度减小,神经系统对运动器官调控能力下降,因而极易造成肌肉、肌腱、韧带及关节的运动损伤。因此,每次运动前一定要注意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。

三防运动过度,秋天因人体阴精阳气正处在收敛内养阶段,故运动也应顺应这一原则,即运动量不宜过大,以防出汗过多,阳气耗损,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、活动量不大的项目。上一页1234下一页

6、精神

初秋免不了出现“秋老虎”的炎热天气,这种气温高、湿度大的“桑拿天”最容易令人心情烦躁,应积极防范“情绪中暑”。要做到内心宁静,神志安宁,心情舒畅,切忌悲忧伤感,即使遇到伤感的事,也应主动予以排解,以避肃杀之气,同时还应收敛神气,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。

如果人体违逆了秋季收敛之气,就要伤害肺气。秋季伤害了肺气,到了冬季,就要发生飧泄的病变,这是因为人在秋季养“收气”不足,到冬季奉养“藏气”力量不够的缘故。中午天热的时候应减少外出,可以喝点清凉解暑的绿豆汤,遇事保持心平气和,少生闲气。

7、防病

随着漫长盛夏的结束,初秋的天气给市民带来了丝丝惬意的清凉。但初秋保健应注意设“三防”——防中暑、防腹泻、防过早进补。

立秋已过,但“秋老虎”带来的高温炎热还将持续一个多月。再加之秋季天高云淡,紫外线照射强度大,“中暑”的余威仍在威胁着人们的健康。进行户外活动时要做好防晒措施;及时补水,不要等口干舌燥时才喝水,运动后喝点淡盐水,补充在运动过程中流失的盐分;不宜空腹运动,因为空腹时易中暑;户外活动中如果觉得不舒服应立即停止,并到阴凉处休息。

盛夏酷暑,人们胃口较差,脾胃功能减弱。进入初秋后,饮食稍不注意,很容易引起腹泻,特别是老人和小孩。日常饮食需注意卫生,不宜大量进食大补或难消化类食物,加重肠胃负担。少吃生冷、辛辣、油腻等刺激性食物;淡水鱼生、刺身含较多寄生虫,不提倡吃。小孩体质较弱,容易感染轮状病毒,一旦出现高烧、腹泻、脱水明显等症状,应及时送医。

民间习俗中有秋季进补贴膘的做法,但初秋进补为时尚早。因为初秋还在伏天内,过早进补易引发上火、腹泻等病症,选在中秋后进补较佳。

上一页1234下一页

易借

借款平台

借款软件

借钱分析